返回

国公恶女回府,全家跪求我原谅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后的不甘心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凤泽宇避开七公主火热眼神,将所带之物的棉被打开,露出一棵长势极好的植物,强壮的枝干上是肥厚的叶片,每个叶叉上都长着一个包裹着绿色叶子的东西。

    七公主时萍锦惊呼,“呀,这是什么稀罕玩意,有点像虞美人。”

    “公主,这不是花,而是粮食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刚刚抽穗的玉米道。

    “皇上,此物被云桂之地人称之为玉米,从出苗到这出穗只需六十天,再至成熟只需三十天,一季便可收成,每株可产粮三至四两。”

    他将靖王所知皆在大殿之上又复述一遍。

    同时从怀里拿出几个小袋子。

    “这袋是成熟后风干的种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袋是研磨成粉后的玉米面。”

    “此物所产粮食虽粗糙不如面粉细腻,可是入口自带一种香气,口感极佳。”

    皇上让人将粮食呈上来,看到手中金澄澄的玉米粒,他心中感叹。

    近两年他最是忧心的就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,即便在丰年,百姓留在手中的粮食也只够糊口,远远解决不了填饱肚子的程度。

    而减少苛捐杂税,国力又会受影响,长此以往恶性循环。

    如今凤泽宇带回来对土地需求较小的玉米种,便可在次等田地中种植,如此大大增加了产粮量,这事让他很是宽慰。

    “凤泽宇此行于我北庆百姓子民有大功,这等救活一方百姓的物种将来能让更多的穷苦人吃饱饭,此功造福社稷,该是嘉赏。”

    凤泽宇叩首,“草民不敢要赏,只求所做一切,能赎父亲所犯之过。草民外行三年,见了太多人间疾苦,忧在心中,如今只想能解了他人之苦,让人民富足,国运昌隆。”

    皇上听闻后很是受用,若他因为发现新物种而志得意满,沾沾自喜,反而对其生出反感。

    如今这般知谦卑,懂进退的恭谨态度反倒很让皇帝受用。

    “你是金科状元出身,让你这般闲赋也是对社稷一种损失。”

    皇上想了想,“既然这物种是你带回的,又心中记挂着百姓,便封你籍田令,负责京外先农坛土地,若今秋有所收,朕必要好好重用你。”

    凤泽宇心下长长松了一口气,籍田令虽官身微末至八品,可到底是恢复了官身,不然以他安国公世子的身份,这辈子怕都要背负罪臣之后,无法复起,无人敢用。

    他算是完美走出逆转命运的第一步。

    “微臣谢主龙恩,必不让圣上失望。”

    皇上满意地点头,心情颇好。

    “前有奚家后人为我朝百姓努力调运粮食,后有籍田令凤大人推行新物种,相信不出三年,我朝百姓再不用挨饿。”

    宫宴散后,凤泽宇在宫门外等侯靖王出宫。

    见到他时,双手作揖一恭倒地。

    “微臣谢王爷提拔,此恩将一辈子铭记于心,不敢相忘。”

    靖王抬手将人轻轻托起,“本王所做之事不足挂齿,凤大人自缚才华与能力,本不该埋没。”

    宫门前不宜久谈,凤泽宇恭送王爷离开后,便雇了一辆马车向石门府而去。

    他离京三载,家遭巨变,母亲与小妹不知如何,他心急如焚,只想速速见到家人。

    坤宁宫。

    皇后从宫宴上回来后便阴沉着脸,看着前来向她请安的儿子,心下皆是悲意。

    太子从胎中生下来便心脏有损,养了这许多年也不过是药物维持,太医们不敢说实话,可她心中清楚,儿子这身子受不得累,承不起这江山负重。

    “母后,儿臣晓得你对凤家有恨,只是依儿臣所见,那检举之信未必不是有心人暗中操作,不然那安国公也不会在狱中受苦半年,临死前揭发。”

    “本宫自是晓得有人借刀杀人,可朱家被流放北地,还是因那凤道安所害,如今你养在东宫,不能替你父皇分担政务,你外祖家怕是没有回京的希望。”

    皇后心中替父兄难过,可她贵为一国之后,却不能帮衬说情,如何不心伤。

    “靖王近来大出风头,连安王都要被比下去了。而那凤家再次被起复也是迟早之事,本宫这心里怎么咽得下这口气。”

    太子沉眉,“母后,那凤泽宇到底是为百姓,他若是曲意奉承,与他父亲同等擅于钻营,也不会满足于小小籍田令,他想爬回高位没个十年八载谈何容易,并不足为惧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说是十年八年,难道你要看着你祖父的仇人,十年后再享富贵,而朱家一辈子被定义为罪臣?”

    太子忽然沉默,他这身子不中用,不然怎么会让母后如此绝望。

    太子妃这时替夫君解围。

    “母后,儿媳有一个小主意。”

    太子妃郭宁容貌只能称之为上乘,当年能被侧妃为太子妃,也是她性子平和温婉,相处下让人心情熨贴,是个会伺候人的性子。

    加之她出身傅平伯府,娘家权势不显,在后宫翻不出风浪。

    可郭宁这

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后的不甘心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